鹿茸

  • 营养功效
  • 注意事项
  • 用法用量

功效作用

鹿茸为脊椎动物科梅花鹿或马鹿等雄鹿头上尚未角化而带有绒毛的幼角。主产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青海、新疆等地。鹿茸性温补阳,甘咸滋肾,禀赋纯阳之性,具生发之气,能够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可用来治疗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及久病虚损等症。 1.兴奋神经 鹿茸所含有的有效成分能增强副交感神经末梢的紧张性,促进恢复神经系统和改善神经、肌肉系统之功能,同时对交感神经亦有兴奋作用。 2.调节心血管 鹿茸精对心血管有双向调节作用,较大剂量的鹿茸精能够降低血压,使心脏收缩振幅变小,心率减慢,外周血管扩张;中等计量的鹿茸精能够使心脏收缩功能显著增强,收缩幅度变大,心率加快,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加。 3.增强性功能 鹿茸的提取物既能够增加血浆中的睾酮浓度,又能使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增加,因此鹿茸对于青春期的性功能障碍,老年人的前列腺萎缩均有治疗效果,并且对于治疗女性更年期也有很好的作用。 4.提高人体免疫力 鹿茸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能够提高机体功能,对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有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饮食,减少疲劳。 5.强身健体 鹿茸的保健作用非常强,是良好的健身强壮药。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6.增强肾脏功能 鹿茸能够补肾阳、益精血,能增强肾脏的生理功能,可用来治疗因肾气不足所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不孕不育、阳痿早泄等症。 7.促进创伤愈合 鹿茸素有“强筋骨”功能,用于治疗“恶创痈肿”。试验证明,鹿茸对长期不愈和新生不良的溃疡与创口有增强组织再生的能力,促进骨折的愈合。口服、外用鹿茸能使创伤,特别是化脓创伤迅速愈合。 8.抗衰老 鹿茸具有抗氧化作用,鹿茸中有些有效成分能抑制MAO-B的活性,故有抗衰老作用。

营养价值

鹿茸的营养成分比较复杂,目前已知的有几十种之多,主要有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胶质、脂类、粘多糖、碱基、核酸、微量元素及其它无机物。 1.鹿茸含有70多种氨基酸组成的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在骨形成和重建过程中起到协调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动的作用,可以加速骨的生长。 2.鹿茸多肽是从鹿茸中提取的一种多肽类生物活性因子,它有68个氨基酸组成,它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促进伤口的愈合。研究发现鹿茸多肽对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具有显著的促进增值作用,可以加速皮肤创伤的愈合。 3.鹿茸中含有磷脂类物质,它能够促进前列腺、精囊包皮腺的生长,能够增加睾丸的重量,提高血浆睾丸酮的含量。 4.鹿茸中含有的雌二醇具有雌激素的作用,能够促进生殖系统组织的发育,增加子宫、卵巢的重量,对于治疗女性不孕有积极的效果。 5.鹿茸中的蛋白肽类物质有抗肿瘤作用,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使细胞体积增大,结构清晰、核明显、核仁清晰。 6.鹿茸多糖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机体内可以激活免疫机制杀伤肿瘤细胞,促进肿瘤免疫应答,有利于肿瘤的治疗;鹿茸多糖对胃溃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7.鹿茸中的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具有降血脂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适宜和禁忌
适宜:肾阳亏虚者、发育迟缓者 1.中老年人: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及体质较差的老年人,食用鹿茸可补益气血,强心复脉,化淤生肌,强筋壮骨。
2.怕冷者:怕冷的人往往阳虚,鹿茸正是对症的温性滋补品。
3.性功能衰退者:鹿茸可恢复并促进精力与性功能,主治肾阳不足,腰酸背痛,遗精滑泄,小便频繁等症。
4.疲劳过度的中青年:鹿茸具生精补髓、健脑安神、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适于精血不足、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出虚汗、贫血者。
5.有溃烂者:鹿茸具极佳的生肌消炎功效。
6.中年妇女:鹿茸能治疗子宫虚冷、崩漏、带下、产后贫血及宫冷不孕等妇科疾病。
禁忌:阴虚火旺者、肝阳上亢者 1.健康小孩不能随便吃,否则容易出现内热,流鼻血,机体异常亢奋,甚至出现躁狂症。
2.内热炽盛,常表现为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常流鼻血或牙龈出血,女子行经量多且血色鲜红舌干燥等。
4.肝阳上亢,多有头晕目眩,走路不稳,头重脚轻,急躁易怒等表现。
5.有高血压症,头晕、走路不稳,脉眩易动怒而肝火旺的人。
6.正逢伤风感冒,出现头痛鼻塞、发热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
7.经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经量多,血色鲜红,舌红脉细,表现是血热的人。
母婴宜忌

孕妇不宜食用。
鹿茸属于温补的食物,吃了以后孕妇容易上火。

健康的婴幼儿不宜服用
鹿茸虽然属于滋补佳品,但对于健康的婴幼儿来说不能随便服用,否则容易出现内热、流鼻血、集体异常亢奋,甚至出现狂躁症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