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果

  • 营养功效
  • 注意事项
  • 用法用量

功效作用

腊肠果为豆科植物腊肠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原产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呈圆柱形,果肉气特异,味甘、苦、涩、酸,微辛,性凉。具有润肠通便、排毒养颜、清肝解毒等功效。 1.润肠通便 腊肠果味甘、微辛,药性凉,能够促进胃肠蠕动,调理肠胃,清除宿便,促进消化与吸收,改善便秘症状。 2.排毒养颜 腊肠果富含大量纤维素和天然有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可以缓解疲劳、增强体质、排毒养颜。青壮年因生活节奏快、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等,容易出现痤疮、色斑、口臭等症状,可食用腊肠果进行辅助缓解。 3.清肝解毒 腊肠果具有清肝热、解毒、消肿、攻下的功效,可用于肝炎、四肢肿胀等病症的改善。其中含有的黄酮、蒽醌、甾体及挥发油等物质,具有保肝作用。

营养价值

腊肠果全果含氧甲基蒽醌类,并有葸醌色素腊肠豆酸;果肉中含蒽醌,主要为4,5-二羟基-2-葸醌羧酸,另含1,8-二羟-3-蒽醌羧酸、芦荟大黄素苷、芦荟苷以及少量挥发油、葡萄糖、果糖、蔗糖、黄酮、生物碱、丹宁、黏液质、果胶及具特异香气的树脂。还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尚含精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天冬氨酸及谷氨酸等氨基酸;果荚含蜡,其中有木蜡酸正三十烷酯、二木蜡酸正三十烷-1,30-二酯蔗糖。

不宜同食
1.辛辣刺激食物 影响药效
适宜和禁忌
适宜:便秘、内分泌失调、虚火过旺者 腊肠果可以增强肠道活力,调节内分泌,清除宿便,缓解便秘,有助于排毒养颜,同时可以去除体内虚火,因此适宜便秘、内分泌失调、虚火过旺者食用。
禁忌:脾胃虚寒、体质偏寒者 腊肠果性寒凉,因此脾胃虚寒、体质偏寒者不宜食用,食用后可能会加重身体不适症状,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
腊肠果性质寒凉,会引起宫缩,容易造成流产,因此孕妇不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
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应谨慎食用腊肠果,因为其性寒,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