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既往有“癌中之王”之称,主要是因为原发性肝癌在发现时只有1/5左右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剩下4/5的患者往往只剩3-6个月生存期,因此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呼。介入治疗通过血管栓塞技术、局部消融技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病灶发展,门静脉支架技术、粒子植入技术又能解决门脉癌栓的难题,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则能解决肝癌、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症状(如呕血、腹水、腹胀等症状)。介入治疗技术出现后,使剩余的4/5患者显著延长了生存期,从而甩掉了“癌中之王”的帽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许立超
原发性肝癌重在预防,早期发现肝癌的患者术后生存率高,一旦进入中晚期,治疗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对于中国的患者而言,绝大多数都伴随有肝炎,尤其是乙肝和丙肝。因此,乙肝患者应进行乙肝病毒DNA检测,计数>103时,应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建议每3个月左右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既方便又实惠,以期早发现早治疗,另外患者还应戒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减轻肝脏负担,肝功能指标异常时应及时保肝治疗。
当发现肝癌时,若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应首选行肝脏介入治疗,也就是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根据介入治疗情况,联合局部消融治疗,这里面牵涉到了介入治疗“灌”“堵”和“消”技术,均是局部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病情分期情况,还应考虑联合分子靶向药物进行全身治疗,以达到局部与全身结合的完美组合。
当出现肝癌并发症时,如肝癌、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症状(如呕血、腹水、腹胀等症状),门脉高压的原因是因为肝硬化或门脉癌栓,导致从肠道流向肝脏的血液不畅,肠道淤血则会引起腹胀腹水,血液向胃底食管静脉分流,使胃壁血管曲张,压力过大则会出血,从而引起呕血,如同河道下游淤塞,会导致河水决堤泛滥。介入治疗通过“通”的技术,可通过在肝内将门静脉与肝静脉打通一条通路,相当于建立一条疏通的河道,将淤血引入下腔静脉系统回到心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门脉高压症状。
门静脉出现癌栓不但增加了门静脉的压力,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介入治疗通过“通”的技术,在门静脉内放置金属支架及放射性粒子条,支架开通门静脉血流,粒子通过持续近距离照射抑制癌栓生长,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介入治疗的各种技术有效地延长了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