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15-10-05 来源:中华康网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最常见急腹症。急性阑尾炎在发病过程中,有可能并发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周围脓肿发生部位有回盲部、盆腔、腰部或结肠旁沟、盲肠后或腹膜后、膈下等,其中以回盲部脓肿最为常见。不同部位的脓肿临床表现不同。急性阑尾炎因穿孔、坏死等病变形成局部脓肿时,由于病程早期有急性炎症表现,诊断一般不难。但如果病变过程较为缓慢,炎症表现较为轻微,其形成的肿块可以和其它疾病极为相似,需要认真鉴别,进行正确的处理。空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王石林
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有:回盲部肿瘤(包括癌、淋巴瘤及其它间叶组织肿瘤等)、盲肠结核、克罗恩病等。上述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中,以回盲部肿瘤最为常见,其发生率远远高于结核和克罗恩病,因此对回盲部肿瘤的鉴别最为重要。鉴别诊断过程中,首先要详细了解病史,认真查体。既往认为癌肿一般年龄较大,多见于40岁以上。但现在由于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小于40岁的病人并不少见。有一种称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疾病,其平均发病年龄比一般大肠癌要年轻近20岁,因此不能单纯根据年龄大小来排除恶性肿瘤。
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B超检查和CT扫描检查可以了解右下腹部有无肿块,有无脓肿形成的液性暗区,对诊断和治疗都有帮助。钡灌肠和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回盲部和升结肠肿瘤,但在急性期,有时并不适合,而需要炎症控制后再安排检查,具体何时检查为宜,应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在分析检查结果时,不能仅凭一次检查就除外回盲部癌肿的诊断。近些年来,我在临床工作中就遇到所谓“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钡灌肠检查漏诊,最后结肠镜发现了盲肠癌。还遇到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结肠镜检查并活检病理检查诊断急性炎症,但1月后再次复查结肠镜确诊为结肠癌。
在辅助检查方面,除了上述B超、CT、钡灌肠、结肠镜检查外,还可进行肿瘤相关的一些化验检查,如癌胚抗原(CEA)、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大便常规和潜血试验等,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