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的发生很多时候跟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情绪都有很大的关联,大家需要关注这种疾病的发生,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疾病的发展情况,合理的进行治疗,避免患者出现不良的后果,而且也要注意一些生活习惯,导致癔症发生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导致癔症发生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最早的癔症遗传学研究是Kraulis在1931年完成的。他调查研究了1906~1923年期间被Kraepelin诊断为癔症患者的所有亲属,发现患者父母中有9.4%曾患癔症住院;兄弟姐妹中有6.25%曾患癔症住院。癔症患者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中分别有1/2和1/3的人有这种或那种人格障碍。
(2)素质与人格类型:通常认为,具有癔症个性的人易患癔症。所谓癔症个性即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国外还有不成熟、要挟、性挑逗等特征的描述。
(3)躯体因素:临床发现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有促发癔症的倾向。多发性硬化、颞叶局灶性病变、散发性脑炎、脑外伤等均可导致癔症样发作。
2、心理因素现代医学观点倾向于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
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癔症的影响作用较明显,主要表现在癔症的发病形式、临床症状等方面,有人认为也影响其发病率。
癔症诊断要注意哪些方面?
诊断依据:
1、明显的精神因素及由此引起的强烈情感体验。
2、症状的产生和消失与暗示,自我暗示密切联系。
3、急性起病,症状多样。检查未发现与躯体症状相应的阳性体征和器质性病变的证据。精神症状常有表演和夸张的特点,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
4、患病前性格特点,即往类似发作史,阳性家族史及年龄与性别均可作参考。
5、排除脑及躯体器质性疾病,反应性精神病,情感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鉴别诊断:癔症表现可类似多种疾病:
温馨提示:我们需要注意其中的原因,而且癔症预防措施也是很重要的,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关注起来,要注意一些治疗措施,很多的患者不理解其中的原因,这样容易造成疾病加重,带来更多的危害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