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2-12
霍则军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盗汗的中医治疗,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1、药物治疗:以地黄类药物为主,盗汗由阴虚火旺造成,患者阴虚的表现包括眼干、口干、鼻干等,火旺表现为潮热、五心烦热、烦躁、失眠等。如果出现阴虚火旺,首先滋阴,其次清热。如果盗汗明显,可加用有敛汗功效的药物,最具代表性的为麦味地黄丸。山萸肉、熟地、丹皮等六味药可组成六味地黄丸,主要功效是滋肾阴,治疗骨蒸潮热、腰膝酸软、盗汗等。六味地黄丸加上麦冬滋阴、五味子敛汗,则为麦味地黄丸,治疗盗汗效果良好;2、非药物治疗:如针刺穴位,通过太溪滋阴、劳宫清虚热,还可加上合谷和复溜两个专门敛汗、止汗的穴位,对盗汗也有一定作用。
1.73万播放2023-12-21
4.68万播放2023-11-26
2.65万播放2023-10-29
4.9万播放2023-10-12
1.51万播放2024-01-05
9.12万播放2023-01-20
8.8万播放2023-02-19
4.98万播放2023-08-09
4.99万播放2023-12-08
6.52万播放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