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0-31
钱俊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
直肠癌术后肠瘘处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针对直肠癌术后的肠瘘,以往常采取休克疗法、休息疗法。直肠癌患者一旦诊断为肠瘘,应立即禁食,并滴注生长抑素,使胃肠道进行休息。但副作用明显,包括导致患者该肠段发生狭窄,而吻合口狭窄则会造成患者肛门排便功能异常。 目前临床对肠瘘的处理主要在于预防,当医生认为患者手术以后可能发生肠瘘时,会先在回肠处进行造口,即西方人所说的转流。转流后的3个月,患者的大便将从腹壁的造口排出,便于吻合口进行生长。 3个月以后,吻合口基本已经痊愈,这时通过小手术将造口进行回纳,从而保持患者的肛门功能,同时大大降低了直肠癌术后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率,大多患者术后大便基本上能够控制在1-2次/天。
4.13万播放2023-07-02
2.32万播放2023-09-21
6.06万播放2023-02-22
5.09万播放2023-11-29
2.33万播放2023-06-20
4.01万播放2023-09-08
4.78万播放2023-12-08
2.19万播放2023-08-28
2.38万播放2023-03-31
4.98万播放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