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2-15
惠吴函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
要分析血小板减少原因,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具体如下: 1、临床上常见血小板减少原因主要有药物,药物可以引起血小板明显减少。若患者是药物相关引起小板减少,通过停用药物,血小板数目可以恢复正常; 2、部分严重感染也可以引起血小板数下降,要积极控制感染,控制感染之后血小板数目会逐渐恢复正常; 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会引起血小板数目下降,这时要积极控制原发病,通过原发病控制也可以改善血小板数目; 4、血液科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会出现血小板明显下降,主要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这时可以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改善患者血小板数目; 5、部分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会引起血小板数目下降,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血小板数目正常在(100-300)×10^9/L,血小板数目低于100×10^9/L时,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引起出血相关症状,所以临床上需要积极治疗。
4.77万播放2023-11-06
3.46万播放2023-05-29
3.1万播放2023-06-29
4.79万播放2023-02-22
4.09万播放2023-01-08
3.78万播放2023-12-07
2.27万播放2023-04-19
2.07万播放2023-07-19
3.97万播放2023-02-05
2.67万播放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