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8-10
赵弘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血细胞成分,主要发挥止血功能。血小板在初期止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减少血细胞的血管通透性,所以当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时,会导致自发性出血,主要表现是皮肤出现血点、瘀点、瘀斑,严重时会出现口腔或黏膜出血。女性患者可以表现出月经过多,再严重的会出现内脏器官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这种情况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血小板正常水平是在10-30万/ml,当血小板减少到2万以下时,会出现致命后果或严重的自发出血表现。所以血小板减少主要是引起出血性疾病。
8.5万播放2023-06-28
3.01万播放2023-03-18
2.69万播放2023-05-12
4.72万播放2023-08-06
3.26万播放2023-10-31
4.24万播放2023-11-06
3.1万播放2023-06-29
3.47万播放2023-06-29
9.67万播放2023-06-05
6.04万播放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