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5-02
蒋晖主任医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慢性心衰患者需在心血管专科进行常规筛查,明确心衰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如需长期药物治疗,还要评估心脏彩超结果,包括心腔大小、射血分数、心室有没有肥厚。射血分数叫EF值,射血分数降低患者,可使用保护心脏的药物治疗。比如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有时在没有高血压或血压不是过低的情况下,会建议使用RAS阻断剂,比如普利类药物,即转换酶抑制剂。有些患者无法耐受转化酶抑制剂,如卡特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药物,会用厄贝沙坦等沙坦类药物,也称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患者会有疑问,心衰而高血压,为什么用高血压的药物。其实使用这些药物的目的并不是降低患者血压,而是改善心脏的重复过程,保护心脏。另外有些患者有适应证,也会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等药物,也是出于保护患者心脏、延缓心室重构、降低心脏猝死等不良事件。所以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长期用药,这是心脏的保护性用药,需要专科医生评估和调整。慢性心衰患者如果经常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尿少、腿肿等情况,医生会用利尿剂,部分患者出院后或门诊诊治后就将利尿剂停掉,又反复因为气紧、乏力、水肿住院。建议患者和家属参与自我管理,每日记自己尿量、体重,根据情况由专科医生或护士进行利尿剂调整,甚至可以自己进行利尿剂调整。这是改善症状非常有用的药物,所以需要长期使用,具体药物使用剂量、方法进行监测,需要专业医生指导。目前一些社区都做得非常好,建议患者可以到社区医院里进行血压、心率、尿量、体重和运用的随访、观测及合理调整。
8.02万播放2023-04-27
4.39万播放2023-11-30
3.73万播放2023-03-21
2.75万播放2023-10-31
2.87万播放2023-05-22
6.32万播放2023-05-01
8.11万播放2023-08-06
3万播放2023-01-07
8.19万播放2023-10-13
7.7万播放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