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0-23
朱航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在临床中低血压的发病因素,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1、生理性因素:包括人在剧烈出汗、饮食较少、饮水较少的时候,就会出现血容量不足,引起低血压。不仅如此,个别人在睡觉的时候,因为迷走神经亢奋,就会导致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这是正常的生理性因素,不需要特别干预。如果出汗较多,就应该及时补充容量,防止血压过低。如果长期饮食、饮水较少,就要及时补充营养,防止低血压发生;2、病理性因素:包括消化道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的感染,如果是严重的消化道出血,甚至会发生低血压休克。如果是严重的感染,也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这时就要积极补充血容量、积极控制感染,才能使血压有所回升。如果严重的低血压发生,还需要静脉应用多巴胺,多巴胺可以及时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人体的血压马上回升,防止低血压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的状况出现。
5.55万播放2023-05-08
3.65万播放2023-03-25
2.94万播放2023-07-04
4.45万播放2023-04-12
1.98万播放2023-03-01
2.39万播放2023-05-16
2.59万播放2023-01-09
2.04万播放2023-04-12
5.71万播放2023-05-16
8.79万播放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