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2-05
符小玲副主任技师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输血科
溶血病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胎儿红细胞上的Rh血型抗原,与母亲红细胞上的Rh血型抗原不合,而引起的一种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如果胎儿红细胞上的Rh血型抗原与母亲不合,母亲在怀孕期间少量的胎儿红细胞经过胎盘进入到母体血液循环,或者母亲通过其它途径,比如输血等免疫刺激而接受了这种抗原,由于抗原的不同性就会使母体处于致敏状态。 当再次有相同的抗原刺激母体时,母体就能够产生IgG类型的血型抗体。IgG类型的血型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的血液循环,IgG类的抗体从而可以与胎儿红细胞上相应的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故通常所说的RH溶血,是指胎儿为RHD阳性,母亲为RHD阴性,从而导致的Rh血型不合的溶血。
3.39万播放2023-12-20
8.69万播放2023-06-30
5.73万播放2023-03-04
5.82万播放2023-02-09
5.28万播放2023-11-05
5.52万播放2023-03-01
5.96万播放2023-04-13
7.92万播放2023-01-27
7.89万播放2023-11-13
3.71万播放20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