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2-02
程玉才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儿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所以平时化验血常规时,可帮助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常规化验也可反映出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后效果。血常规化验单,首先看中性粒细胞水平,如果中性粒细胞水平绝对值<1,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机会很大,要预防感染,避免接触咳嗽、发热病人,同时少去人员密集区。 其次看血红蛋白水平,如果血红蛋白>70g/L,则不必输血。相反如果血红蛋白<70g/L,建议输注同型红细胞悬液。另外需关注血小板水平,如果血小板>20×10^9/L,而没有临床出血症状可先观察。如果血小板<20×10^9/L,同时伴有皮肤黏膜出血,这时尽量选择去医院输注同型血小板,有利于改善骨髓血供和营养,减少鼻腔及牙龈出血。
5.71万播放2023-07-12
8.17万播放2023-02-26
3.15万播放2023-10-01
2.51万播放2023-03-23
5.8万播放2023-11-17
4.97万播放2023-12-22
3.43万播放2023-12-08
9.29万播放2023-11-06
3.39万播放2023-04-27
4.54万播放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