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1-31
王晓晖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
小儿脱肛的原因较多,小儿可能会经常出现便秘、咳嗽、腹泻等情况,且盆肛周围肌肉力量较薄弱,在出现诱因时,就可能会出现脱肛情况。小儿直肠黏膜或肠管突出肛门外,可能会形成嵌顿现象,导致难以复位、还纳、表面渗血,若反复脱肛,还会造成表面破溃、出血、溃疡、疼痛。小儿出现脱肛后,要根据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如存在咳嗽,则需判断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还是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导致,将原发病治愈后,可能脱肛症状就会缓解。部分小儿存在慢性腹泻,则可能是由于奶粉不耐受、食物过敏、腹腔感染造成。若小儿便秘,大便较干燥,则在用力排便后,也可能会出现脱肛情况,需要针对大便干结、大便头较粗的情况进行治疗。部分小儿可能是综合性因素造成的脱肛,如果脱肛程度较轻,需及时还纳。如果脱肛程度较严重,可能需进行手术治疗,但在临床中需要手术的病例相对较少。
4.35万播放2023-11-17
5.52万播放2023-08-29
2.3万播放2023-12-20
5.83万播放2023-03-26
3.39万播放2023-05-27
2.44万播放2023-08-07
7.34万播放2023-12-08
3.06万播放2023-12-17
3.26万播放2023-12-28
1.23万播放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