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0-31
吴承荣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
梗阻性黄疸主要指肝外梗阻性黄疸,由于胆总管结石或肿瘤造成胆管狭窄梗阻,导致胆汁未能从胆管流入肠道,使血液中胆红素升高。病人在临床上出现眼黄、皮肤发黄、尿黄、大便发白甚至皮肤瘙痒等症状。 诊断首先进行肝功能检测,可看到血中胆红素尤其直接胆红素、胆管酶,甚至转氨酶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给病人做肝胆胰脾B超、CT或磁共振明确梗阻原因及梗阻部位。如明确梗阻原因后,可针对不同原因进行不同治疗。如胆总管结石造成梗阻性黄疸,可选择ERCP内镜技术取出胆总管结石,解除梗阻后黄疸会消退,病人即治愈。如胆管肿瘤造成的黄疸,可通过ERCP下胆道支架植入通畅胆道引流胆汁,达到减轻黄疸目的,也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通畅胆汁引流。
2.64万播放2023-08-18
8.42万播放2023-07-28
3.68万播放2023-02-17
4.22万播放2023-09-28
2.62万播放2023-02-01
3.29万播放2023-06-12
3.15万播放2023-02-07
2.49万播放2023-08-31
3.36万播放2023-03-02
2.57万播放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