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3-03
黄俊彬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儿科
一般黄疸为轻度时,患者皮肤和黏膜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时患者还可以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等症状,并呈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严重者甚至有肾功能衰竭。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患者除贫血之外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的情况。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的升高,导致皮肤、巩膜、黏膜发黄,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胆红素最高值为17.1μmol/L,,也就是1mg/dl。溶血性黄疸一方面是由于大量的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性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和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了贫血、缺氧、红细胞破坏,导致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增多,超过正常水平而出现黄疸。
7.92万播放2023-12-18
8万播放2023-09-03
5.69万播放2023-07-03
4.56万播放2023-10-13
2万播放2023-09-10
1.56万播放2023-01-24
3.4万播放2023-04-29
4.09万播放2023-01-20
3.05万播放2023-03-03
2.33万播放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