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9-14
付荣国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内科
肾脏病患者尿中有尿蛋白是否能治好,取决于引起尿蛋白疾病的诱因或根本原因,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及遗传性疾病,均可以造成尿中蛋白升高,多数可以治好,主要内容如下: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可以使尿蛋白降到正常;2、继发性肾脏疾病:如安卡性血管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通过积极治疗,可将尿蛋白降到正常范围。但其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在早期微量蛋白尿时,通过积极控制,尿蛋白可以消失。当患者尿蛋白继续发展,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大量尿蛋白时,通过积极治疗也无法降到正常。但通过药物控制,积极控制血糖,如通过ACEI、ARB类降压药物,以及钠-葡萄糖转运体类抑制剂,可尽量减少蛋白尿。
2.14万播放2023-08-31
2.25万播放2023-05-13
4.43万播放2023-03-02
5.25万播放2023-07-26
8.19万播放2023-05-09
5.57万播放2023-07-03
3.37万播放2023-11-22
6.48万播放2023-11-05
4.56万播放2023-02-16
9.68万播放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