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0-11
范存刚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鞍上池下疝通常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颅内压增高,多数难以彻底自愈。由于鞍膈孔的增大、增宽以及幕上脑脊液压力不断冲击,使脑脊液冲击下的鞍上蛛网膜疝入到鞍内,从而形成鞍上池下疝。在此基础上会继发垂体萎缩及受压变扁,使垂体贴附在鞍底。上述症状可能会进行性发展,临床上较难自愈。部分鞍上池下疝继发于垂体肿瘤等治疗过程中,如较大的垂体泌乳素腺瘤,在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病变明显萎缩,此前被垂体瘤撑开的鞍膈孔无法恢复到原有位置,而垂体萎缩到鞍内,可以引起鞍上池蛛网膜及脑脊液进入鞍内难以自愈。但若上述疾病并未引起患者出现明显的头痛、视野缺失或垂体功能受到影响,则无需进行治疗。
7.73万播放2023-05-12
1.71万播放2023-01-05
5.5万播放2023-08-08
6.23万播放2023-05-19
6.9万播放2023-09-05
8.59万播放2023-04-26
2.56万播放2023-03-18
2.32万播放2023-07-21
7.79万播放2023-01-10
2.47万播放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