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4-01
王秀霞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
小儿脑性瘫痪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痉挛型:痉挛型脑瘫通常较为常见,占小儿脑瘫的60%-70%,会使患儿肌张力增高,影响患儿的活动范围,使上肢屈肌张力升高,上肢呈屈曲状态,表现为拇指内收、双手握拳,以及腕关节、肘关节屈曲。另外,患儿的下肢由于内收肌紧张,导致腿部外展受限,足背过度伸展,站立呈尖足,行走呈剪刀状步态;2、不随意运动型:通常占到脑瘫的20%,患儿主动运动不协调,无效动作增多,部分患儿由于颜面部、舌部或者咽喉部肌肉受到影响,出现语言不清、表达能力受限;3、共济失调型:主要表现为小脑症状,如步态不稳、行走间距增宽;4、肌张力低下型:由于肌张力较为低下,关节活动范围过大,临床常误诊为肌肉病,通常属于过渡类型,随年龄增大可能会转化成痉挛型或不随意运动型;5、其它类型:如强直型、阵挛型以及混合型脑瘫,而混合型脑瘫是指脑瘫患儿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4.58万播放2023-06-01
2.89万播放2023-12-26
3.93万播放2023-08-27
4.36万播放2023-03-31
4.89万播放2023-12-14
4.41万播放2023-03-11
7.71万播放2023-08-31
2.24万播放2023-01-19
3.03万播放2023-07-15
8.42万播放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