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1-30
刘穹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朵进水一晚上都没出来,可能会自行缓解,能否自行缓解与耳朵进水量有关。耳道为一段细长、深在、狭窄管道,通常耳道深部会封存一段空气,由此可避免耳朵进水。若患者洗脸、洗头、洗澡或游泳时,空气柱被破坏可导致耳道内进水。耳朵进水量较大时,可采用头倾斜、耳朝下、单脚跳以及足跟落地的方法,利用震动原理将耳道内积水清除。若耳朵积水量不多,也可用干燥、细长棉签深入到耳道深部将其清除。若上述措施无法起效,耳朵内水无法清除,经过自然蒸发,可能液体仍会自行消失。但由于耳道比较狭长、细窄,蒸发量可能会受到较大限制,长期的液体积存可能导致细菌感染,此时患者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可以用专业工具观察鼓膜周围情况,用细小棉签将内部积水擦出,由此可减轻症状以及减少感染风险。
1.25万播放2023-10-23
3.25万播放2023-02-11
3.21万播放2023-11-14
7.96万播放2023-04-03
2.22万播放2023-11-19
5.77万播放2023-06-05
9.23万播放2023-05-12
4.47万播放2023-08-13
6.34万播放2023-11-28
2.15万播放202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