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5-30
彭涛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急性肾衰竭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功能在短的时间内出现恶化,从而达到肌酐707μmol/L的地步,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区分急性肾衰竭的类型,有肾前性的急性肾衰竭、肾性的急性肾衰竭以及肾后性的急性肾衰竭。不同原因造成的肾衰竭,治疗方案不同,具体如下:1、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往往是由于肾脏灌注不足造成,例如剧烈的恶心、呕吐、腹泻,以及消化道出血或者外伤造成的消化道出血,从而造成血容量的不足,造成肾前性灌注不足,这个时候肾脏就可能出现肌酐的升高,出现急性肾衰竭。补充相应的液体或者血制品,提高血容量、肾脏的灌注压,肾脏功能可能在一定程度内得到恢复;2、肾性急性肾衰竭:往往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肾小球、肾小管或者肾间质坏死、损伤,例如某些药物造成了急性间质性肾炎,或者机体产生了对抗肾脏某一部位的抗体,例如抗基底膜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从而对肾小球产生了严重的损害,使血中肌酐在短时间内出现升高。这个时候需对不同的病因来进行治疗,有可能使急性肾衰竭得到良好的控制;3、肾后性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尿液排出不畅,而使尿液在体内聚积,出现肾积水,从而发生急性肾衰竭。此时就要解除梗阻的原因,来解决肾积水的问题,才能解决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5.25万播放2023-11-03
9.65万播放2023-05-02
1.52万播放2023-11-23
7.38万播放2023-08-15
4.34万播放2023-06-20
4.28万播放2023-09-23
4.74万播放2023-08-21
4.79万播放2023-09-12
3.9万播放2023-05-16
1.38万播放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