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3-17
王丹妮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大部分鼓膜内陷的原因是中耳炎症,中耳是相对比较封闭的腔隙,只有咽鼓管进行与外界空气交换和压力平衡。当咽鼓管压力平衡功能失调时,中耳会出现负压,其它壁是骨性结构不会塌陷。鼓膜相对较软,负压比较严重时,鼓膜会产生内陷,具体分析如下: 1、临时性负压:比如咽鼓管功能由于最近感冒引起下降,当感冒得以治疗,或者鼻炎、鼻窦炎、鼻腔淋巴组织增生等缓解,压力平衡管又能自如开放,轻度内陷可以自愈;2、长时间负压:如果压力平衡失调的时间较长,鼓膜长时间内陷造成松弛,甚至鼓膜有可能与鼓室内的结构,或者中耳内壁发生粘连,鼓膜内陷难以自愈。需要解决咽鼓管功能不良的问题,避免内陷进一步加重。如果鼓膜内陷发生粘连,影响听力,或者影响鼓膜的正常形态,造成鼓膜的内陷带,会有胆脂瘤发生的风险,可能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甚至需要借助手术才能恢复。
7.33万播放2024-01-18
2.15万播放2023-08-29
9.54万播放2023-02-24
6.37万播放2023-02-27
6.78万播放2023-06-08
7.9万播放2023-03-21
8.28万播放2023-09-11
7.88万播放2023-10-26
4.1万播放2023-10-27
6.09万播放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