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0-18
周宁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应激性心肌病与急性心肌梗死、其他类型的扩张型心肌病,以及肥厚型心肌病相比,通常预后相对较好。应激性心肌病的原因可逆,通常是由于剧烈的情绪刺激,比如悲伤,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过于旺盛、浓度过高,引起心肌的一过性损害。病人会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行心脏检查或者心室造影检查,甚至可以看到心脏局限性的室壁运动障碍,心间有一块心肌鼓出,所以也称之为心尖部气球样变,学名为应激型心肌病。部分病人在情绪因素解除后,予以适当药物治疗,病变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范畴,或接近于正常范围。部分病人可能会遗留永久性的心肌损害,但几率较低。由于应激性心肌病病人多见于老年的女性,部分可见于中青年女性。所以此类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反复的情绪刺激,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和加重。
7.91万播放2023-11-10
2.51万播放2023-06-27
3.19万播放2023-03-11
3.86万播放2023-09-22
4.56万播放2023-01-18
3.64万播放2023-07-12
6.77万播放2023-11-06
2.8万播放2023-11-05
3.91万播放2023-01-31
4.83万播放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