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0-22
范存刚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蛛网膜颗粒压迹是脑部蛛网膜发育过程中,对局部颅骨和静脉窦压迫所形成的影像学特征,其为正常解剖结构。由于不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变异,部分患者压迹较明显,部分患者甚至无法见到压迹,但无论是何种压迹,临床上都无需特别干预。脑部蛛网膜颗粒是脑脊液回吸收的重要部位,如果回吸收部位的蛛网膜粒异常增大,则会形成对颅骨的压迫,甚至可造成颅骨明显变薄,在局部形成可触及的颅骨膨隆。部分患者可能对静脉窦形成压迫,通过影像学检查较容易明确观察到。蛛网膜颗粒压迹通常位于中线部位,特别是上矢状窦,靠近冠状缝的部位,病变较少跨越冠状缝,一般其边界较为清晰。同时随时间推移,进行动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时,病变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此特点有助于蛛网膜颗粒压迹和颅骨病变相鉴别。此外存在其他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与颅骨病变,以及其他病变相鉴别。
3.75万播放2023-06-16
7.1万播放2023-03-19
9.66万播放2023-04-15
9.78万播放2023-12-27
4.93万播放2023-05-18
3.48万播放2023-08-10
9.1万播放2023-03-16
2.07万播放2023-05-18
1.18万播放2023-05-30
2.3万播放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