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2-18
欧晋平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输血后发生溶血的护理工作比较复杂,需要做到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和保存血样等方面,具体如下:1、监测生命体征:溶血的病人需要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记好尿量。如果无尿的病人,甚至还要去做导尿管的插管治疗,以更好监测尿量;2、记录出入量:碱化和水化尿液是重要的措施;3、保存血样:追溯发生溶血的原因是在检测过程中不规范而导致异型输血,还是因为特殊的血型而导致溶血反应,需要进一步鉴定。个别情况是因为血源受到污染,而导致感染的情况发生。病人输血后发生溶血属于血液科急症,要求立刻停止输血,需将血样作为保存,进一步做鉴定,明确发生溶血的原因。病人除及时输液外,还需碱化尿液,促进导致溶血的物质排出。溶血发生最常见的是血型不合,但也有类似于过敏反应的溶血反应,还有溶血后的发热反应,所以病人表现为寒战、高热,包括腰腿痛,尤其是腰痛比较明显。严重病人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等表现,甚至电解质紊乱。
3.65万播放2023-03-13
9.62万播放2023-05-06
8.8万播放2024-04-29
3.54万播放2023-06-22
2.15万播放2024-01-15
4.05万播放2023-09-13
2.8万播放2024-04-29
9.73万播放2024-04-29
1.15万播放2023-11-22
4.71万播放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