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皮肤转移癌

2018-03-28 13:22  9573人阅读

   此为一例皮肤转移癌,原发肿瘤是什么?阅读此文后在文末作答

1、什么是皮肤转移癌

皮肤转移癌指内脏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皮肤上生长。对于大多数病例,皮肤转移癌在原发内脏恶性肿瘤(如乳癌癌、肺癌)首次诊断后发生,病程短于原发肿瘤。罕见病例中,皮肤转移癌可在原发肿瘤发现的同时或之前表现出来。

皮肤转移癌可以来源于皮肤癌症,通常为黑素瘤。原始或原发黑素瘤产生转移灶,或在近处或远处皮肤及其他组织(如肺、脑)继发性生长。

2、皮肤转移癌的发生机制

皮肤转移癌主要因癌细胞突破原发肿瘤,通过血液运输、淋巴转移、临近侵袭生长或医源性种植方式转移到皮肤。大多数恶性肿瘤可产生皮肤转移癌,其中部分更具皮肤转移倾向。当下列癌症有转移时,其皮肤转移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黑素瘤:皮肤转移癌的发生几率45%(但仅15%~20%黑素瘤发生转移,故黑素瘤皮肤转移的总发生几率为7%~10%)

乳腺癌:30%

鼻窦癌:20%

喉癌:16%

口腔癌:12%

其他癌症:内分泌腺体恶性肿瘤、膀胱癌、胆囊/胆管癌、肝癌、肾癌、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

3、皮肤转移癌的来源分析

一般认为最常见的皮肤转移癌,女性常来源于乳腺癌,而黑素瘤不管男女,都比较常见皮肤转移。这可能与乳腺是一种变异的皮肤附属器官而黑素细胞大多位于皮肤有关。

因相关癌症基数大,临床也常见成年男性口咽、肺和结肠癌的皮肤转移。儿童转移癌罕见,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和横纹肌肉瘤 。性别和年龄是决定皮肤转移癌发生频率的一个因素。

4、临床表现

临床缺乏特征性的表现可能是诊断皮肤转移癌的一个线索。解剖部位、基本形态和皮损颜色有时对诊断有帮助。

首发体征通常为实性、圆形/卵圆形、可移动的无痛性结节。结节质地为橡皮样、实性或坚硬,大小各异,临床上需要与囊肿、脂肪瘤、附属器肿瘤和纤维瘤进行鉴别。转移癌发生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因此皮损颜色往往略呈暗红色(黑素瘤中可为蓝色或黑色),需要与一些良性和恶性血管病变相鉴别。有时可见短期内多发结节,有时可通过皮肤破溃。特

异性模式有:

丹毒样癌(炎性癌):边界清楚的红斑、斑块,由原发肿瘤阻塞淋巴血管后在临近皮肤局部扩展所致。

铠甲癌(或硬皮病样癌):硬结性纤维瘢痕样斑块,由癌细胞浸润皮肤内胶原所致。

毛细血管扩张性癌:伴多发血管(毛细血管)或淋巴管(淋巴管瘤样)的红斑。

5、皮肤转移癌的治疗

原发癌和转移癌应联合治疗。后者的治疗包括化学疗法、免疫疗法、放射疗法、切除、热疗和随访,偶尔采取病灶内和局部(如咪喹莫特)治疗。治疗中应考虑到肿瘤负荷、日常功能、美容,以及是否会出现疼痛、出血和感染等因素。

虽然病程依赖于潜在恶性肿瘤和对治疗的反应, 但皮肤转移标志着病情进展,预期寿命短。皮损变化有利于观察全身治疗反应。

6、临床图片

▲结肠癌皮肤转移:Sister Mary Joseph结节

▲肾细胞癌皮肤转移

▲乳腺癌皮肤转移:炎性癌(丹毒样癌)

▲乳腺癌皮肤转移:铠甲癌

▲黑素瘤的局部皮肤转移

▲宫颈癌皮肤转移

▲原发肿瘤未明的皮肤转移癌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