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1 14:40 4789人阅读
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见于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
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其中血液高凝状态是最重要的因素。静脉壁损伤时,可因内膜下层及胶原裸露而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形成血栓;血流缓慢主要见于长期卧床、手术以及肢体制动的病人;血液高凝状态主要见于妊娠、产后、术后、创伤、肿瘤、长期服用避孕药等情况。
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一般从感动腿疼、肿胀开始到14天之内都叫做急性期;14天-30天称为亚急性期,发病30天以后就是慢性期了。血栓急性期很危险,容易发生一种很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引起唿吸困难甚至窒息,最终会要命的!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分为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动脉系统是心脏射出来的动脉血,通过主动脉到达全身各处;静脉系统是全身的静脉血通过上、下腔静脉,最终回到心脏。
小腿是人体第二心脏,急性期血栓还没稳定时,下肢静脉的血管里的血栓,不会只是乖乖的待在那里,若贸然下地活动,小腿肌肉可能挤压血管,它们很有可能脱落,顺着血流去熘达,最终堵到肺部的血管,一旦肺部血管被大面积的血栓堵住了,病人就会出现唿吸困难、咳嗽、胸痛的紧急症状,严重的导致死亡。因此急性期要绝对卧床7-10天,不让血栓长大和脱落,当血栓稳定了,才能尝试下床活动。
急性期治疗后,腿肿、疼痛的现象一般不会立马消失,抗凝药物只是稳定血栓,减少脱落的风险,但是下肢静脉血栓还是存在的,深静脉血液回流不通畅的问题还是存在的。而且深静脉堵塞,浅表的静脉会代替一部分深静脉的功能,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这种代偿性的功能就会被出现静脉曲张。
查出下肢深静脉血栓,不管症状是否严重,都要尽快治疗,国际上公认的急性期标准治疗是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