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精的定义和病因

2018-05-22 15:30  9066人阅读

一、概念

血精是指精液中混有血液的疾病。根据含血量多少,可表现为肉眼血精、含血凝块,或仅在显微镜下有少量红细胞。血精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之一,发生率大约为1%。大多数是由良性病变引起,以40岁以下的病人多见,30岁以下的血精症中至少有70%是由炎症引起,而40岁以上的血精症患者,如果血精症持续超过数月,则有5%-10%存在恶变。

二、病因  

血液来自何处呢?无非是精子运行途径的某个组织部位发生了病变,精液的组成成分中除了体积很少的精子之外,主要来自精囊腺,其次是前列腺。血精症患者可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3类:病理性血精、功能性血精和特发性血精。

(一)病理性血精主要有以下原因:

1、炎症:(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症状)精囊炎及前列腺炎,尿道炎。精阜炎:慢性精阜炎容易导致精睾肥大,引起排尿困难和射精疼痛。由于精阜组织充血、水肿,粘膜容易破裂出血。尤其是在性交时,后尿道强烈收缩,更容易出现血精。

精囊腺壁很薄,一旦充血后,布满血管的囊壁就很容易出血。所以,血精最常见的原因首先是精囊腺炎,由于引流不畅,很容易转为慢性,从而引起继发性输精管阻塞,射精管口水肿阻塞,导致只有射精动作但无精液排出的干性射精。这就是血精引起不育的机制。其次是前列腺炎及后尿道炎或后尿道充血等。当尿道发炎时,尤其是精阜处尿道炎症,容易出现血精,其特点是,前段精液带血。也可因邻近的其他器官炎症蔓延而引起精囊腺壁发炎、肿胀、充血和出血。

2、肿瘤(有无排尿困难等尿路梗阻症状):

良性肿瘤如精囊腺囊肿、血管瘤、精囊平滑肌瘤、精阜乳头状瘤等。

恶性肿瘤如精囊腺癌、前列腺癌、膀胱尿道部肿瘤及睾丸肿瘤等。

炎症引起的血精会时好时坏,时发时愈,而肿瘤引起的血精,症状会愈来愈重。

3、先天性:如异位性输尿管,输尿管的开口在尿道时容易引起血精症。

4、结核:有无咳痰、咳血、午后低热、盗汗等结核病症状,如发现精液中有白细胞,而且经反复抗菌治疗仍不愈,此时应考虑到结核的可能。

5、其他: 精索静脉曲张,会阴部反复压迫,尿道,睾丸或会阴部损伤等,后尿道静脉曲张:膀胱颈部有许多小静脉直接延续到后尿道,这些小静脉迁曲扩张,性交排精时后尿道强烈收缩,使小静脉破裂,造成血精。性生活频繁使前列腺,精囊过度充血,也可以引起血精。

特别是由于造成尿道粘膜损伤时,可出现精液带血。出血部与损伤程度有关,轻微损伤前段精液带血,或显微镜下血尿。严重损伤,不仅精液为鲜红色,而且出现尿道滴血现象。

6、全身的原因(有无容易出血倾向) :如紫癜、肝硬化、血吸虫病、白血病等(肝硬化时痔 静脉丛与前列腺静脉丛的侧支循环作用可产生血精症;也有报道血精症是由血吸虫病引起,并在精液中发现了活的血吸虫幼虫。

睾丸病变:睾丸肿瘤。

精囊病变:如精囊炎、精囊结核、精囊肿瘤等。

前列腺病变: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尿道病变:尿道炎,膀胱尿道部肿瘤,精阜乳头状瘤,异位性输尿管尿道开口。

(二)功能性血精

引起血精最多与最常见的病因是精囊炎,但是医学上也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血精,称作为功能性血精共能性血精,多于过度性放纵有关。如长期的性节制、性交突然中断或持续性交都可以导致功能性血精。原来,精囊的囊壁天生非常菲薄,上边又分布着许多管壁既薄又脆的毛细血管,一旦精囊因收缩或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毛细血管壁容易破裂出血而造成血精。

其发生机理主要是 :性生活射精的瞬间,精囊会发生强烈收缩,由原先的松弛状态顿时进入到收缩状态,精囊里的压力会骤然增加。当射精结束时精囊内液体的快速排空,压力又骤然下降,于是又从收缩状态立即转回到松弛状态,这种大起大落的压力变化,非常容易引起这些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而导致毛细血管壁渗血。

功能性血精的诊断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病史的了解,但也要作一些必要的检查。具体的诊断要点如下:

1、长期没有性生活,一旦性生活即出现血精。性生活恢复一定的频率后,血精也就消失。但是,当性生活次数又显着减少时,甚至又停止一段日子后,血精会反复地发生。

2、除精液里有红细胞以外,精液中不存在白细胞或病原体等异常情况。

3、各项相关血精的检查,包括精囊、前列腺、膀胱、尿道的B 超或X 线检查等,都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另外,全身血液系统检查,也不存在全身出血性疾病。

4、每一次发作,血精持续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7 d。

5、尽管发生了血精,但是病人的全身情况依然良好,也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

(三)特发性血精

特发性血精其原因由于膨胀的精囊腺突然排空后,腺腔内压骤然下降引起出血,这与长期禁欲有关系。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