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血压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2-12-12 16:07 3339人阅读
长期低血压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身体瘦弱或老年人:如果患者身体比较瘦弱,或者是老年人,可因血液循环缓慢,造成远端毛细血管缺血而引起长期低血压。
2. 饮食因素:如果患者过度挑食或长时间处于饥饿的状态,导致机体所需要的叶酸、维生素B缺乏,在机体营养物质缺乏时,可影响到血液循环,引起毛细血管缺血,而诱发长期低血压。
3. 体位改变:部分患者长期出现低血压,考虑和体位变化有关系,比如从仰卧位转为站立位或者是猛的蹲起后容易造成血压下降,从而引起低血压,一般是一过性的,但容易反复出现。
4. 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也会因为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缺氧,而引起长期低血压。
5. 继发性低血压:这种低血压一般与疾病相关,比如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衰、心梗等)、低容量性(如腹泻、呕吐等导致失水过多)、药物(服用了过量的降压药物、有引起低血压不良反应的药物等)。
以上是长期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如果有长期低血压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便查明原因并对症治疗。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