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2-28
徐京杭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及非感染因素,具体如下:1、病毒感染:部分特殊的病毒感染,如肾综合征出血热也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其为病毒感染性疾病。此类疾病在病情早期,可表现为中性粒升高,此为一类情况的病毒感染;2、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此时中性粒细胞增多机会较多,可表现为扁桃体炎、肺炎或咽炎。部分细菌如痢疾杆菌也可以表现为痢疾,此时中性粒细胞增多较为常见,细菌感染为中性粒细胞脏多的较常见因素;3、非感染因素:如免疫性疾病可导致中性粒增多,肿瘤疾病,如血液肿瘤、实体脏器肿瘤也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
83949播放1691114299
96531播放1684486704
12004播放1698206528
14236播放1684838418
19198播放1692188600
54507播放1688533317
48605播放1685594620
33509播放1679380680
23204播放1676422830
56757播放16931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