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6-17
徐英辉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肿瘤科
化疗后肿瘤部位出现疼痛,并不一定提示着治疗起效。出现疼痛的主要原因,可能为化疗药物多数是细胞毒性的药物,在进入到体内后,在肿瘤的靶部位出现刺激引起到相应的疼痛。通常在化疗后2-3周,或者化疗2个周期,常规进行影像学评估,可判断药物是否起效。从临床症状上判断,在治疗前出现相关肿瘤的症状,经过治疗后有所缓解,可能间接地反应肿瘤治疗有效。影像学评估主要是针对不同器官特异性的肿瘤,采用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彩超、核磁相关的检查,判断有效还是无效。如果经过治疗后,肿瘤病灶出现完全缓解,在影像学没有明显的病灶存在,称为完全缓解,叫做CR,是比较有效的情况。肿瘤经过治疗后缩小,但是还并没有达到消失的状态,最大径缩小30%时,称为部分缓解,也是有效的情况。临床上遇到这类有效情况时,治疗可以继续进行。
20440播放1678951244
30868播放1699412760
87485播放1693287840
91214播放1691423804
90738播放1688984336
45718播放1690520805
45911播放1673387144
26035播放1682003195
46984播放1705289665
34178播放171429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