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5-05
王伟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泌尿外科
尿液中有白细胞,通常是尿路感染所致。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没有白细胞,因为白细胞存在血管内的血液中,不会出现在尿路黏膜表面。如果出现白细胞,通常提示在尿路黏膜表面存在炎症,机体才会分泌出很多炎性趋化因子,招募在微血管网里的白细胞进入膀胱黏膜表面,和造成炎症的细菌做斗争。所以炎症越严重,招募的白细胞也会越多,从而导致在尿液冲刷时,尿液中产生很多白细胞。膀胱和尿道黏膜的炎症,主要来自于尿道外口的细菌逆行性感染,少数情况也来自于全身其他部位感染,沿着血液途径进入到膀胱。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这些细菌导致了尿路黏膜炎症,使细胞充血、水肿、肿胀。由于炎性趋化因子存在,也会招募更多的白细胞进入战场与细菌展开搏斗,在显微镜下也可以看到白细胞吃掉细菌的影像。所以尿液中有白细胞,反应了尿路黏膜有炎症、有细菌,所以一般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6175播放1725505307
87307播放1685691109
61569播放1692259813
29793播放1686164999
38254播放1696158509
95765播放1688534253
80269播放1698056206
28112播放1695395023
59283播放1685707617
39722播放168250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