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2-24
孙连庆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上热下寒的体质难以通过饮食、运动的方式调理,必须要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服用交泰丸、柴胡桂枝干姜汤或乌梅丸等药物,以达到改善上热下寒证的目的。上热下寒证是中医特有的一个名词,主要指身体的上半部分有热,而下半部分有寒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上半身呈现上火的表现,如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疼痛,口干、口苦等一系列症状,而下半身会出现有寒邪的一系列症状,比如发凉怕冷、小腹凉痛、不敢吃凉食、大便溏稀、小便清长,甚至下肢浮肿等一系列症状,属于典型的上热下寒证的症状。上热下寒症的形成属于中医中心肾不交的一种反应,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正常情况下身体上部的心火需要向下温煦下半身,而下半部的肾水向上滋润上半身,称之为心肾相交,也称为水火既济。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心火、肾水不能相互滋润、温煦,就会产生上热下寒证,由于心火不能温煦下半身,出现下半身发凉的症状,反之肾水不能滋润上半身就会出现上半身容易产生热血的症状,可通过服用乌梅丸、交泰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39229播放1686111848
40315播放1679333709
85052播放1691575086
28082播放1678853544
99299播放1678799279
21086播放1700296542
43879播放1703122906
45332播放1685851270
43059播放1700082355
11401播放168197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