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5-16
丁宇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
艾灸部位出水,包括局部较小且细密的汗珠,或较明显的豆大汗珠,以及全身的出汗现象,都属于正常现象。其为艾灸温阳散寒、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时,出现的排湿反应,提示艾灸发挥其自身的排湿作用。但如果艾灸时出现全身大汗淋漓,可能提示津液受到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头晕等,提示艾灸时间过长。此时需及时停止艾灸,再补充津液,如饮用滋阴的茶饮,或直接补充糖盐水,以对抗艾灸过度引起的阴液不足,所以需注意艾灸的度,并非艾灸的时间越长、范围越大越好。
29806播放1680963602
38302播放1693276959
18912播放1674623343
16283播放1677299830
87458播放1686484341
73096播放1683953846
19309播放1672895955
36960播放1705297461
78529播放1681967367
51598播放169398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