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6-06
张玉晶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内科
小孩咬指甲,又叫做咬指甲癖,是一种心理行为异常。新生儿在出生以后就有生理性吸吮的需求,当婴儿到了3-4个月以后,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手眼口协调能力增加,会把手塞到口腔里进行吸吮。尤其是在饥饿的时候,或者是睡前的时候,这种动作能够让婴儿获得自我安慰,比较有安全感。所以婴儿到了3个月以后,会逐渐吃手。并且婴儿在感到孤独,或不安,或焦虑、精神紧张、缺少玩具和缺少父母爱的时候就会加重。如果出现吃手,没有改善,逐渐进展到年长的时候,变成学龄前儿童或者学龄儿童,也会出现这种行为,比如咬指甲,或者是吸吮拇指的癖好。咬指甲癖往往是小孩缺乏安全感,或者是心理焦虑等表现之一。吃指甲、咬指甲,或者吃手指的这种行为,可以导致牙列的发育不齐,引起下颌发育的异常。所以建议还是要及时给予干预,让小孩处于放松的家庭环境,避免小孩焦虑和紧张,避免打骂和责罚小孩。小孩出现咬手指、咬指甲的时候,尽量分散注意力,让小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量要和颜悦色地对待小孩,避免过于严厉等,慢慢就能够有所改善。
79990播放1704273450
72663播放1694767749
60554播放1695641680
43621播放1679106301
15943播放1688588975
22219播放1702680793
29028播放1694139228
58735播放1693504092
65057播放1680259077
99521播放1699979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