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6-07
纪泉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骨科
交感型颈椎病是以主观症状为重,客观体征很少的颈椎病。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造成颈椎间隙高度下降,使颈椎之间产生不稳定,韧带牵拉造成骨质增生、韧带肥厚,从而向后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或脊髓,造成相应的临床症状。交感型颈椎病主要是压迫交感神经,造成患者头晕、恶心、乏力、出汗,或者心慌、心悸、食欲不振,甚至呕吐,容易造成失眠或焦虑。交感型颈椎病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一般常见于中年女性,尤其是围绝经期女性容易出现这种症状。一般查体体征比较少,患者主诉症状比较重。影像学上颈椎病有一定表现,只要通过对症治疗,促动症状缓解,同时要注意心理疏导和药物使用,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物和营养神经药物,能够使疼痛逐渐减轻。也要通过理疗的方法或者功能锻炼的方法,逐渐使颈椎达到稳定,从而使交感型颈椎病症状逐渐消失。
70029播放1686275167
34751播放1683907532
28354播放1683250726
27084播放1673228510
35222播放1701398092
38366播放1682189228
17411播放1684591833
88559播放1679277661
22170播放1679449413
42400播放16841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