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4-08
迟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溶血性贫血指由于红细胞被破坏导致的一类贫血性疾病,病因常见于以下几种:一、红细胞自身因素:1、红细胞膜异常:可以导致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红细胞酶缺乏: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3、血红素异常:如卟啉病;4、珠蛋白合成障碍:如地中海贫血。二、红细胞以外因素:1、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可以分为温抗体型、冷抗体型等;2、血管疾病:如微血管病性溶血,常见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心脏瓣膜病,特别是人工心脏瓣膜的患者中也会出现溶血性贫血;3、其他疾病:包括疟疾、蛇咬伤、大面积烧伤、亚硝酸盐中毒,均会导致溶血性贫血。
77643播放1703262499
52286播放1677614053
85716播放1689656945
68168播放1677922566
26832播放1677418560
30378播放1674924073
31128播放1685142378
38328播放1689042345
30011播放1684987323
22818播放170373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