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7-26
孟泽武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肝功能检查如果发现胆碱酯酶偏高,要考虑是否有相关病因,如肾功能衰竭、Ⅳ型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等,都有可能会造成胆碱酯酶的偏高。胆碱酯酶属于糖蛋白,以多种同工酶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可以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酯酶。其中真性胆碱酯酶又称为乙酰胆碱酯酶,真性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神经末梢的突触间隙里,主要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突触里的重要神经递质,可以激发类似于神经肌肉兴奋作用的功效,而胆碱酯酶能够抑制乙酰胆碱的功效,用于水解乙酰胆碱。因此在胆碱酯酶偏高的情况下,就会引起相应的一些异常,包括神经系统疾病会引起胆碱酯酶偏高。另外还包括假性胆碱酯酶,其存在于血液、肝脏等一系列组织或器官中,假性胆碱酯酶可以用于水解其它类型的胆碱,包括琥珀胆碱等。
44619播放1685583873
90227播放1697187411
21176播放1685061864
31089播放1703306383
33943播放1686184617
82453播放1696748148
36768播放1695607358
66210播放1689920981
95406播放1680233477
42847播放169123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