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2-19
梁明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乙肝即乙型肝炎,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急性乙型肝炎,一种是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是一种嗜肝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的方式进行传播。如果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并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持续发展,导致病毒并不能从人体彻底清除,从而引起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一般是指病程小于半年的时间,而慢性肝炎就是指病程超过半年的肝炎。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如果是母婴传播导致,多发展为慢性,而在成人阶段的感染多数属于急性乙型肝炎,也就是95%的患者都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而少数会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大多数患者在感染乙肝病毒之后,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眼黄、尿黄、恶心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比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者是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患者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选用护肝药物,比如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等药物进行治疗。
86182播放1700099818
39121播放1698221351
31062播放1675764335
45851播放1678678015
37579播放1683138096
64433播放1683627002
56999播放1679671976
43707播放1684766704
64659播放1714299354
36290播放167905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