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4-26
霍则军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神经衰弱在中医内归为不寐、脏躁、惊悸、怔忡等,是以症状为主要代表,患者可能出现烦躁易怒、失眠、心慌、胸闷、心悸等各种表现。神经衰弱在中医内分为以下几种辨证类型:1、阴虚火旺:心火旺、肾阴不足患者易产生失眠、手足心热、烦躁,盗汗等神经衰弱表现,通常可用滋肾阴、清心火方法进行调理,常用如知柏地黄丸等有一定治疗作用;2、心脾两虚:患者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苍白,患者对学习、工作耐受力减退,可用滋阴益脾方法进行治疗,如人参归脾丸;3、心胆气虚:患者多疑、善思,对部分事情过于敏感,可用温胆汤进行治疗。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其他辨证类型,因此神经衰弱在中医内原因较多,需辨证进行治疗。
25051播放1698607387
47872播放1703497099
82982播放1690973192
54826播放1689036338
47759播放1691653295
80892播放1682389013
67129播放1699498160
53409播放1683303762
42054播放1673840227
58771播放1694165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