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3-29
梁昱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
发烧在临床上称为发热,孩子发热时,根据体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退热方法,具体如下:1、无需干预:明显低热,例如37.3-37.4℃时,通常不需要过多干预,但要明确孩子发热的原因。明确此时孩子是否衣服穿得较多,或者刚运动完就测体温,体温会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不准确。通常需要让孩子安静片刻再测,看是否出现低热,部分低热可能与感冒、结核等有关;2、药物退热:体温38.5℃时,建议服用退热药降温,比如美林(布洛芬混悬液)、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等。高热时美林和泰诺林可以交替服用,隔开服药时间,疗效较好。如首次服用美林,6h之后服用泰诺林,再经过6h,体温仍是38.5℃以上,再服用美林;3、物理降温:体温在38.5℃以下,通常建议使用物理降温法,如洗温水澡、用凉毛巾敷头或者使用退热贴等。
20059播放1683521437
13374播放1677371014
42870播放1688095732
65388播放1688016354
41799播放1686193181
70970播放1681870058
35004播放1682698502
10523播放1699117534
35553播放1674674563
34422播放167750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