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0-16
汪余勤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
粪石可分为结肠粪石和阑尾粪石两种类型,阑尾粪石在粪石中占比更高,具体如下:1、结肠粪石:大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较长,不能排出,逐渐干结形成较坚硬的粪块,称为结肠粪石。多见于习惯性便秘的老年人患者,肠功能蠕动较差,大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水分丢失越来越多,粪便越来越硬,形成粪块,也称粪石。还可能是肠道有肿瘤存在,或肠手术后肠粘连引起肠壁肠腔的不完全梗阻,梗阻近端的大便不易排出,滞留时间较长,从而引起粪石。若粪石变大后无法排出,会引起肠梗阻;2、阑尾粪石:由细菌感染、粪便和沙子等分泌物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石,称为阑尾粪石。主要是肠道功能障碍、动力障碍引起粪便和泥沙样物质流入阑尾内,在阑尾内经过细菌的发酵感染,分泌物一起结合而形成阑尾结石,结石堵住阑尾孔后易诱发急性阑尾炎。
57215播放1684720513
47758播放1684444769
97107播放1701106440
96471播放1686102145
98876播放1688769656
45402播放1674132181
36386播放1677334919
68457播放1690942097
22269播放1683251036
17443播放167391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