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2-09
张凌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医理疗科
中医认为体为阴、用为阳,有形的东西是阴,看不见,有表现的功能是阳。形体消瘦的人容易阴虚,形体肥胖的人容易阳虚。在病情深重时阴阳之间会发生转变,还可发生热极生寒、寒极生热,都必须由有经验的专业中医师结合全身情况,结合舌象、脉象仔细辨别,否则容易误诊。 中医讲阳虚生内寒、阴虚生内热。阳虚会有寒、冷表现,比如特别怕冷、畏寒喜暖,喜欢去温暖的地方,肢体发凉等。阴虚会有热的表现,比如怕热、喜凉、容易出汗等。但是,临床上往往也见到寒、热不同性质的表现同时出现,既可以是单一阴虚或者阳虚,也可以是阴阳两虚造成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外在寒或者热表现,有时往往是一种假象,经常会被误判,中医师也不一定完全能判断正确。
29234播放1692985143
35079播放1702706702
47747播放1688836617
32408播放1701399234
97362播放1686170799
49504播放1679323365
26232播放1672687359
94048播放1690097533
22970播放1700835539
45251播放16815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