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1-16
朱鹃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
黄体功能萎缩不全,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有时可以长达9-10天,且月经量大。发病机制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或黄体机制出现异常,导致黄体不能完全萎缩,孕激素持续存在,使内膜处于持续分泌状态,而不能如期脱落。通常在月经3-10天时,子宫内膜属于分泌期应该脱落,基础体温呈双向性。但是黄体萎缩不全的患者,第5-6天可以看到体温下降缓慢,且诊刮时可见分泌期与增生期子宫内膜并存,形成混合型子宫内膜。治疗可以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使用孕激素,如醋酸甲羟孕酮,使子宫内膜如期脱落。并且可以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也可以口服避孕药调整月经周期。
28514播放1703488712
11000播放1696917461
36201播放1675236850
19879播放1697701248
52358播放1700118498
58478播放1693618823
50422播放1700105230
22028播放1700017309
52569播放1686102639
17541播放167902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