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7-06
朱航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正常状态下出现心慌症状,常见于以下几方面原因:1、生理性因素:正常健康的成年人情绪紧张、激动、焦虑、发怒或受到惊吓,以及在剧烈运动中,可因心动过速而诱发心慌,此时不需经过药物治疗和干预,通过充分休息、平复心态,可使症状得以缓解;2、病理性因素:如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感染等,此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使心慌症状得以改善。如果出现原发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也会诱发心慌,如房扑心率、房颤心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心律平(普罗帕酮)、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必要时还可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如果偶尔出现心慌症状,不用过于担心,但反复出现时建议到心内科门诊就诊,尽量前往心律失常专病门诊进一步就诊,必要时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以明确相关诊断。
66084播放1703547773
49034播放1692246966
51241播放1679622363
37666播放1679627026
47588播放1682738352
40542播放1696424486
53878播放1672561929
72872播放1674420374
63537播放1680730504
64090播放170124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