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3-17
张波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
部分患者骨折后,由于长时间固定或长时间不能下地行走,骨折愈合后或拆除石膏后下地行走,可能出现脚脖子即脚踝疼痛。造成脚踝疼痛的常见原因如下:1、脚踝发生滑膜炎:患者长时间不走路,突然下床可能引起踝关节发生滑膜炎或肿胀。患者骨折后,适当进行踝关节的功能康复,循序渐进下床活动,则不会引起脚踝的肿胀和疼痛;2、脚踝肿胀:患者长时间的骨折,可能导致脚踝部出现肿胀,并且下床活动后肿胀会进一步加重,严重肿胀本身也可以导致脚踝部位发生疼痛;3、骨质疏松:患者长时间不能下地,发生严重骨质疏松,即废用性的骨质疏松,尤其老年人患者的下肢肌肉力量也可能减弱。骨折3个月后开始下地行走,开始时可能出现脚踝疼痛,甚至伴随着肿胀。此时需给予补充钙剂,口服活血、化瘀、消肿,以及迈之灵等药物进行消肿,症状便可以得到缓解。综上所述,患者骨折下地后,3个月脚踝疼痛,如果呈一过性,症状逐渐减轻,则不用担心。如果频繁、长时间的脚踝疼痛,还要对脚踝关节进一步检查,排除当时骨折有没有导致踝关节骨折,而漏诊的情况。
23635播放1691030991
56515播放1691950288
99680播放1689924723
33907播放1697947321
44144播放1680258880
30655播放1686835340
42530播放1690671634
86444播放1684236070
55604播放1703729574
91026播放1700099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