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3-16
吴剑波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皮肤科
脚底部水泡较小,应避免人为挑破。若为较大水泡,具有明显胀痛,可以消毒后将其挑破或抽吸泡液,有利于较快修复。脚底起水泡应找寻原因,主要包括脚底湿疹或汗疱疹、脚底真菌感染引起水疱性脚癣、脚底摩擦性水泡、冻伤或烫伤水泡等。若出现水泡,一方面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脚癣进行抗真菌治疗,湿疹进行抗炎抗过敏治疗。若水泡较小无需挑破,只需针对原发病治疗,水泡干涸吸收、结痂、脱屑会逐渐恢复正常。若水泡挑破后将表皮去除,反而会暴露新鲜糜烂面,易继发细菌感染。较大的水泡局部明显胀痛或已成血泡,可以消毒后使用无菌注射器将其挑破或抽吸干净,然后适当加压包扎,可使水泡较快痊愈。若不挑破,日常生活要避免意外破损,以免伤口污染而继发感染。
11201播放1674593348
44507播放1683587029
23612播放1695201005
86736播放1674892341
51142播放1692953289
30503播放1703169772
96765播放1679968226
43968播放1703580417
25736播放1675768970
55552播放167928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