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4-20
贾月萍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
儿童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症状,引起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后果如下: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免疫因素造成血小板破坏,但骨髓生成血小板没有明显异常,这类疾病约80%最终可治愈,但约20%可能转为慢性,将疾病带到成人期;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某些感染情况下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尤其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等,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此外,某些药物或出血因素也可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如果继发因素去除,血小板可以恢复正常,所以预后较好;3、先天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是先天基因异常引起,大多无法根治,只能对症支持治疗,少部分可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4、骨髓病变:常见的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这类疾病的预后相对较差,不同疾病的预后不同,主要取决于原发病;5、其它原因: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脾功能亢进、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可导致血小板减少,但较为罕见。
88096播放1714361126
21006播放1693970324
55153播放1675088073
27899播放1684456975
21564播放1678460437
78466播放1693312219
36964播放1702433808
49862播放1696270609
96671播放1682417038
82207播放170018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