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0-22
李原媛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ICU
发热反应在输血反应中最常见,其中尤以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为主。一般发热反应指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反应时发热表现,细菌污染引起感染性发热等。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需先尽快明确发热原因,依据患者症状轻重确定是减慢输血,还是停止输血; 2、患者发热期间需对症支持治疗,给予抗组胺药物,必要时给予异丙嗪或哌替啶肌肉注射。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一般1-2小时后患者体温开始下降。 而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为消除致热原,在输血中应严格无菌操作; 2、祛除白细胞可使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明显减少,过滤除去白细胞后,血液可应用于反复发生发热患者; 3、存在HLA,即组织相容性抗原抗体患者应给予HLA相配合血液制品; 4、临床对曾经发生过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患者,一般采用输血前给予异丙嗪肌内注射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78825播放1714355944
20524播放1680707436
25434播放1714359875
48101播放1690799758
76275播放1699928013
74528播放1705394814
64400播放1714291012
63844播放1714360769
31118播放1703500406
36344播放171435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