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1-08
冯艳梅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患者耳内耵聍较深时不建议在家自行处理,若耵聍较深且靠近鼓膜表面,患者自行处理容易伤及鼓膜。部分情况下耵聍呈白色较薄片状,而鼓膜也呈乳白色、透明纸样状态,如果患者对鼓膜结构认识不足而误将其当作耵聍,通过挖耳勺触碰或夹取,则通常会导致鼓膜穿孔,因此建议患者尽快到耳鼻喉科进行治疗。若耳道内耵聍较少,医生可能使用较细长吸引器将其吸出。但如果耵聍与耳道连接处较硬且粘连较牢固,则医生通常会给患者开一支滴耳液,通过滴耳液滴耳将耵聍泡软,便于从耳道皮肤表面分离。在浸泡3-4天后到医院复诊,此时医生会使用清水进行冲洗,多数耵聍可随水流排出。若仍未冲洗排出,医生会再次使用吸引器将其吸出。
83543播放1685500907
41093播放1682564336
36581播放1693923570
23816播放1695832251
53161播放1691634236
31393播放1691576399
37328播放1689930917
57834播放1693194465
37546播放1692065036
73162播放1686123574